攻略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是大家共同的目标。青岛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这里有一群默默奉献、保护海洋环境的环保热心人士,他们被称为“海底清道夫”。
(资料图)
日前,他们中的张连玉获得2023年山东省“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的称号。近日,记者采访了张连玉和她身边的“海底清道夫”们,听他们讲述海底环保故事。
潜水捞上来的垃圾
张连玉:
倡议发起护海行动,带动市民守护海洋环境
年近60岁的张连玉齐耳短发,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已到花甲之年。现在对潜水行业如数家珍且致力于海洋环保的张连玉,之前在潜水行业是个门外汉。
张连玉
2002年,张连玉和几位好友在三亚接触到了潜水这项运动,张连玉说:“当时去三亚那边旅游,接触到了潜水,觉得很时髦、有趣,就和几个好友商量着在青岛开设了个潜水俱乐部。”那时,她不仅是这个行业里难得一见的女性,也是一个不太会潜水的潜水俱乐部负责人。此后她一直深耕在潜水行业里,“我是一个潜水的外行干着专业的事,从最初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对潜水如数家珍,自己也能在教练的陪同下潜水。”
潜水员们准备潜水
2014年青岛市潜水协会成立,张连玉担任秘书长。潜水协会经常组织潜水员进行潜水活动,“经常有潜水员反映海底下有各种食品盒、啤酒瓶、塑料食品包装、地笼、渔网,”张连玉说,“这些多半是市民和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及私自下网产生的垃圾,潜水员们从海底上来都会主动带回来许多垃圾。塑料垃圾在海底无法降解,不仅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威胁,也给海洋生物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这件事一直让张连玉牵肠挂肚,想着怎么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想为青岛的环境做些贡献。张连玉主动找到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负责人,反馈了他们了解的情况,并表明了自己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市生态环境局的积极反应,最后在大家的商量推动下,2015年六五环境日当天,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体育总会、共青团青岛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在青岛第三海水浴场举办了青岛市首届“让岛城的大海更加蔚蓝——保护环境、清洁海洋”主题活动。
“海底清道夫”
青岛市潜水协会7个俱乐部的会员、十几家环保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近200人参加了首届活动。张连玉虽然没有潜到海底捡拾垃圾,但她作为这个环节的组织者一直在忙前忙后。张连玉说:“在活动举行前,要招募参与活动的潜水员,还要带着教练找几片适合潜水的海域,因为潜水对海水的要求比较高,既要看天气情况,也要看潮汐情况。活动举行的当天,我把自己潜水俱乐部的教练请过来当安全员,保证潜水员的安全。首届活动的成果让我印象深刻,近20位潜水员共清理了近20余公斤的海底垃圾。有许多从附近路过的游客和市民也纷纷加入到岸边的捡垃圾志愿活动中,让我感觉到活动虽然只有一天,但是带来的宣传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毕竟地面上的垃圾很容易被看见,但是海底的垃圾难以被看见,通过这种宣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市民与游客有保护海洋的意识。”
潜水员参加活动
2015年至2022年张连玉协助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成功举办了八届以“保护海洋、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大型环保活动。8年来,青岛“护海”队伍不断扩大。张连玉说:“我们的潜水员也被赋予‘海底清道夫’的美称,协会的志愿者在进行休闲潜水的同时,也不忘把遇到的海底垃圾带回到陆地,我们协会提出的口号是‘留下气泡,带走垃圾’。”
潜水员捞上来垃圾
李强:
每次潜水回来不空手,十年间带回几百斤垃圾
青岛市潜水协会有一大批“海底清道夫”,他们每次潜水都会带上来垃圾,有的会放在潜水衣的网兜里,有的会潜水时就带一个装垃圾的兜,默默捡拾海底垃圾,不求回报成为了他们的共识。
李强
李强是一名潜水约10年的潜水员,他在2013左右学习潜水,李强说:“在考取潜水证时,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潜水时尽量捡拾海底的垃圾。第一次潜到海底很兴奋、激动、紧张,海底的景象非常美丽,但是发现海底有一些垃圾,影响海底的美观。我每次潜水把遇到的垃圾带回到地面上,就想着尽自己的能力保护海洋环境。”
李强潜水一次捞上来的垃圾
他从学会潜水起就捡拾海底的垃圾,潜水的频率大约一周一到两次,一次能带上来3至4斤垃圾。“每次潜水享受潜水的快乐外,还捡一些垃圾,成为了一种习惯。没有具体计算过带上来多少垃圾,有的海域垃圾少带上来的垃圾就少,一次可能就带回来几个塑料瓶,但是这些年带回来几百斤垃圾肯定是有的,捡上来的垃圾种类挺多的,有渔网、地笼、捕螃蟹的网、泡面盒、矿泉水瓶、视频袋……”张连玉频频称赞李强的环保行为:“李强把环保当成了习惯,他每次潜水都会带回来一些垃圾,他十年如一日,让我很敬佩。”
李强捞的塑料水瓶
“有一次参加六五环境日的活动,我和几位伙伴一起潜到海底发现了一个长约二三十米的地笼,那个地笼一看就在海底很多年了,有一半沉在海底的泥里。我们先用潜水刀把地笼划开一些口子,让小鱼之类的海洋生物从地笼里出来,然后差不多十个伙伴一起把地笼从泥里拖出来,再慢慢拖拽到海岸上。我们一群人把这个大地笼拖到海岸上都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李强说。
李强潜水捞垃圾
张连玉对这个长约二三十米的地笼也印象深刻,“忘记具体是哪一届六五环境日的活动了,我只记得有一次潜水员们到海底捡垃圾,特别长时间没上来,我在岸边很着急,心里想他们怎么还不上来。后来看见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并拖着一个二三十米的地笼,我也挺开心的。”
海底的渔网、地笼、鱼线,不仅会对海洋生物的健康不利,这些对潜水员来说也是威胁生命安全的危险物品,李强说:“潜水的这些年,捞上来三四十个渔网,有年头很久的渔网,也有新的渔网。潜水需要背着气瓶,气瓶有一个阀门,有时稍不注意,气瓶的阀门会被这些渔网、地笼缠住,会威胁到潜水员的安全。对潜水员来说,鱼线也是危险的物品,如果在潜水时不注意勒到脖子,会很危险。”
李强潜水
这些年的潜水让李强的潜水技术越来越熟练,去海底潜水的次数也随之增多,他对海底环境的变化也有深刻的认识,“这两三年海底的环境越来越干净了,到海底发现垃圾比我刚潜水时少了很多。我觉得一方面是大家的素质提高了,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加上疫情这几年旅游的人数减少;另一方面,也是潜水员们一直去海里捡垃圾。希望未来海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让海洋生物有一个干净的家园,潜水员们有干净的潜水海域。”
李强捞的垃圾
方方:
一次意外让她更加注重海洋环保
1989年出生的方方,虽然年龄不大,却是有着近10年潜水经历的女潜水员。“我从2014年左右接触到了潜水,那时在潜水圈里算很年轻的一员,没想到这一转眼快10年了,”方方说。据张连玉介绍,潜水员一般多是男性,2002年左右,青岛的女性潜水员凤毛麟角,这些年女潜水员渐渐多了起来,现在潜水员的男女比例7:3。
方方
这些年,方方一直是护海行动的坚实拥护者和参与者,因为这些海洋里的垃圾不仅让方方深恶痛绝还心惊肉跳。她告诉记者,她和潜伴有一次危险的经历,“2015年,那时我刚学会潜水没多久,还需要有潜伴一起陪同潜水。有一次在三浴,和我一起的马来西亚潜伴的脚蹼被渔网缠住了,她有些恐慌,我也被吓住了。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看了她脚上缠的渔网不算严重,我用手给解开了,接着把渔网带回岸上了。”
这件事对方方的触动很大,此后方方每次潜水都会带着潜水刀清理海底的渔网,把渔网划开口,让里面的小生物跑出来,做完这一切再把渔网带到岸上。“这些渔网对女生来说有些沉,水里有浮力还好些,但是在出水的一瞬间拖着它们还是挺沉的,一般会先拖到岸边,把潜水装备脱掉再把它们放进垃圾桶里。”从2015年至今,方方每次潜水都会带上来一些海里的垃圾,有时是渔网,有时是几个瓶子。
方方对张连玉“牵头”的六五环境日海洋环保活动很有感触,她说:“海洋的环保活动是实践的科普,除了组织潜水员们到海底捞垃圾,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外,还让很多无法潜到水底的市民也可看到潜水员从海底带上来的若干垃圾,这些垃圾五花八门,能够让现场的人们意识到海底环境面临的问题,一起保护海洋环境。”
关键词:
攻略
装备
商城